绝大多数针灸师只能够采用传统的针灸理论来进行取穴治疗。对有些疾病,传统的针灸理论也有它的局限性,治疗效果不理想。根据不同情况,刘琴博士采用下列4种理论进行取穴, 确保疗效。 

一,采用传统的针灸理论 

传统的针灸理论是治疗下列疾病的常规方法 

1.神经、精神系统疾病 
中风及其合并症、脑瘫、运动神经元疾病、周围神经损伤、截瘫、脊髓炎、神经根炎、三叉神经痛、坐骨神经痛、臂丛神经痛、头痛、多发性硬化症、老年性震颤麻痹、各类神经痛、失眠、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周期性麻痹、面瘫、面肌痉挛、耳聋耳鸣。 

2.循环、呼吸系统疾病 
大动脉炎、病窦综合征、心律失常、心肌缺血、高血压、低血压、高血脂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、雷诺氏病、深部静脉炎、哮喘、过敏性鼻炎。 

3.消化系统疾病 
胃下垂、胃炎、消化系统溃疡、呃逆、胃肠神经官能症、结肠炎、便秘、胆囊炎、胆石症。 

4.泌尿、生殖系统疾病 
前列腺疾患、男子不育、女子不孕、泌尿系结石、阳痿、早泻、性功能低下、遗尿、尿失禁、尿潴留。 

5.内分泌系统疾病

更年期综合征。 

6.骨关节疾病

颈腰椎脊柱关节病、肩周炎、强直性脊柱炎、网球肘、关节炎、急性软组织扭伤。 

7.代谢性疾病

痛风、糖尿病。 

8.妇科疾病

月经不调、痛经、子宫肌瘤、卵巢囊肿。 

9.外科疾病

丹毒、乳腺增生、乳腺炎(乳痈)、带状疱疹。 

10.其它

戒烟、减肥、疲劳综合征。 

二,经筋疗法 

1, 经筋疗法简介 

经筋,即人体筋肉系统,包括肌肉、肌腱、筋膜、韧带等软组织结构。经筋疗法是以软组织病变形成的筋结病灶为治疗点,采用不同针灸手法,以治疗各种疾病的新方法。 

2, 经筋疗法优点 

安全稳当,见效快,往往针到痛止,比吃药来得快。 

3, 经筋疗法临床应用 

1),经筋性疾患:肌性、筋性、韧带等疾病,如急慢性软组织损伤,进行性肌营养不良,进行性肌萎缩等; 

2),功能性疾患合并经筋病者,如神经官能症、疲劳综合征、睡眠紊乱症、胃神经官能症、心脏神经症等; 

3),器质病变合并伤筋患者,如表浅性胃窦炎、慢性腹泻、慢性腹痛、腹胀、慢性消耗性疾病等; 

4),外感性疾患,如外感痧症、外感性肝郁证、外感风热证等。 

5),头痛、胃痛、风湿痹痛、关节痛、三叉神经痛、坐骨神经痛、各类神经痛、肩背痛、带状疱疹痛等。 

三, 刺神经阻滞疗法 

1, 刺神经阻滞疗法简介 

以神经解剖理论为基础,结合针刺技术以治疗疼痛的方法,称之为针刺神经阻滞。刺神经阻滞疗法是刘琴博士在长期的临床和科研中总结,首次提出并应用于临床的最新针灸理论。 

2, 针刺神经阻滞疗法优点: 

1),神经阻滞在疼痛治疗中效果确切,见效快,并发症少,有其突出优点; 
2), 它不仅是症状治疗,而且也是病因治疗; 
3),适应证广,某些非疼痛行疾病过敏性鼻炎,面神经麻痹均可采用; 
4),具有正确诊断疼痛病因或判定预后的价值,尤其适用于定形性诊断方法难以作出确诊的疼痛。 

3, 针刺神经阻滞疗法临床应用: 

1),神经痛:神经炎,坐骨神经痛,带状疱疹,臂丛神经损伤等; 
2), 运动系统:颈椎病,腰椎间盘脱出等软组织损伤等; 
3), 内脏痛:心绞痛,胃溃疡,肝炎等; 
4), 植物神经痛:血管炎,动脉病变等; 
5), 癌性痛; 
6), 创伤痛:手术,外伤等. 

四,腹针疗法 

1, 腹针疗法 简介 

腹针疗法是以神阙经络系统为核心,脏腑经络学说为指导在临床上具有广泛适应证的一种新的针灸疗法。 

腹针直接在腹部施术治疗内脏疾病或久病及里的慢性全身性疾病,具有脏腑最集中,经脉最多,途径最短等优点。是一种最直接、最理想的刺激方法。 

2, 腹针优点: 

1), 腹针几乎无痛,解决了传统针灸因痛苦而不易被人接受的问题; 
2), 腹针疗法疗效好而且作用快捷; 
3), 腹针疗法对慢性病有显著疗效, 

3, 腹针的临床应用 

腹针的适应证:腹针的适应证为内因性疾病,即内伤性疾病功久病及里的疑难病、慢性病为主的适应证。临床上大致可以分为: 

1),病程较久的内伤脏腑的全身性疾病如:脑血管病后遗症、老年性痴呆、脑动脉硬化、心血管病、高血压、癔病等; 

2),脏腑失衡后引起的疾病如:血栓性耳聋、眼底出血、球后视神经炎、视神经萎缩等; 

3),虽病程较短,但与脏腑的正气不足相关的疾病如:肩周炎,症、坐骨神经痛、关节炎、颈椎综合症、腰痛、双腿麻木、酸困等; 

4),其他的针灸适应证,经治疗疗效不佳者,均可为腹针的适应证。